深度剖析 | 美团、滴滴上演“无间道”,到底谁的“演技”更好?

2018年03月29日 | 技术干货 | 阅读(20592) 收藏

黄昏,天台,两个人。

滴滴:你来了。

美团:我来了。

滴滴:你终究还是来了。

美团:给个机会,我想做打车。

滴滴:怎么给你机会?

美团:以前我没那么强,现在我有 53.9%的外卖市场份额,我想做打车。

滴滴:对不起,我是拥有*超过 90%网约车市场份额的滴滴。而且,我也要开始做外卖了。

美团:想学啊?我教你啊!



一、美团打车 VS 滴滴外卖


3 月 6 日,滴滴上线外卖服务, 首批上线的 9 个城市为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


3 月 21 日,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并承诺会在 4 月 1 日前后进行大规模的城市覆盖。


一场大战,迫在眉睫。人们几乎能从美团商户的食物气息和网约车的排放尾气中,嗅到散发出的火药味。


而这次大战的主角,不再是当年各种名不见经传的互联网公司。3 月 23 日,科技部在发布《 2017 年*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和《 2017 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滴滴和美团分别以 560 亿美元和 300 亿美元估值,位居*科技独角兽第二和第五。


其实美团与滴滴的相互角力,早在去年就初露端倪:2017 年 2 月14 日美团打车在江苏省南京市试点上线运行打车业务。而在 2017 年 12 月,滴滴的外卖业务团队被曝光,滴滴的 CEO 程维也是毫不掩饰,放言:“尔要战,便战。”而美团更是在年会上直接提出了“灭饿除滴,商渠共赢”的霸气口号。



二、美团的进攻 VS 滴滴的防御


美团的主动出击——美团从来不是一个会设定业务边界的公司,市场反映出来什么需求,他们就做什么。最早团购很火,他们就做团购,然后电影票兴起,美团又拓展了电影票业务,后来外卖成为互联网新风口,美团外卖也是迅速杀入市场,并以 53.9%的市场份额成功后来居上。


有数据显示,美团 App 对滴滴 App 的用户重合度达到了 19.46%,即在使用滴滴的用户中,有 19.46%的用户同时也使用美团。而在美团自己的数据统计中,美团点评的 2.5 亿日活用户中,有 30%的用户有打车的需求。美团此举不仅是单纯的拓展业务范围,还要完成美团生态闭环的*一步:“出行”。*此,美团的 4 大 LBS 生态闭环正式成型——打车、到店、旅行、到家。



滴滴的战略性防御——对手打到家门口了,滴滴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毙,但是从近期表现来看,滴滴介入外卖业务更像是一种战略性防御。


在 App Store 榜单上,美团的打车软件“美团打车(黄色)”已经正式上线,并在短时间内奋起直追,目前 ,美团 App 排名已经超越 滴滴出行(绿色),位于总榜第 6 名(滴滴位于 30 名左右),美团的决心,可见一斑。而滴滴官方分别上线了面向商户的“滴滴商户”和骑手使用的“滴滴配送”,但是相比于美团打车的火热,滴滴的两款 App 的排名就有些靠后了,并且只有滴滴配送(蓝色)进入了总榜,App 排名也在 600 到 1000 左右波动。


两边的隔空“互怼”更是让吃瓜群众大呼过瘾,这边滴滴的运营总监前脚刚指责美团打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这边美团的总监后脚就发朋友圈称“滴滴在上海是无照经营”。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个月,两边这样的“掐架”会越来越多。



三、机会与挑战


两军之争,普通人可能最关注的是,双方会不会开启新的“价格战、补贴战”,事实就是美团已经率先发起了攻势,针对滴滴现在对于司机抽成太高( 20%左右)的问题,美团的政策是:前 1 万名注册司机,前三个月免抽成。1 万名之后注册的司机,美团对司机只抽成 8%,而且给予乘客和司机高额的补贴。作为回应,滴滴也是毫不示弱,近日也是疯狂的送打折券。势要和美团死磕到底。



对比滴滴出行和美团外卖的运营维度,其实有明显的区别,美团外卖在运营维度上,要比滴滴多出一个层面——“商户层面。”滴滴在运营期间只用面对“用户、运力”两个维度。而美团则多出一个“商户”。每个维度的运营都要花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但是,每个维度形成优势后,都会是一个坚固的壁垒。




而在把两家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归类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张表:



美团的优势在于“出行”原本就属于美团业务闭环中的一个部分,加入打车业务合情合理,也省去了用户多下载一个 App 的繁琐。而且一旦美团建立了成熟完善的业务生态闭环,凭借着平台的多业务优势,美团打车甚*不需要在方方面面都超过滴滴(只需要接近),就能够大量抢占滴滴的市场份额。


滴滴的优势在于专一,从一个业务拓展到两个业务,资金和精力不会太过于分散。但是多维度的运营经验是一个 X 因素。因为滴滴外卖还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撒网,所以现在做过多的点评还为时太早。等到全面上线之后会再做深入研讨。


四、思考与总结


总体分析下来,滴滴在生态闭环的构建上不如美团,现在两者的情况是:“美团除了打车,什么都不缺。滴滴除了打车,什么都缺。”“打车的同时点一份外卖”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有点难以想象。而美团的“打车去看电影”或“打车去吃饭”听上去就十分正常,发生频率也更高。


有意思的是,“网约车做外卖”的逻辑早已被 Uber 验证过。2015 年,Uber 推出 UberEATS,截* 2017 年底在*上线了 200 座城市。去年的 Uber 官方财报显示,UberEATS 的用户增长速度竟然一度超过了 Uber 本体。营收额也占据了总营收的 10%。


但是这并不代表*的滴滴就一定能复制 UberEATS 的成功模式,国外的商业模式在*经常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UberEATS 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国外优良的交通秩序与低成本的车辆出行,UberEATS 采用“网约车车主顺便送餐”的业务逻辑,在人力资源上能很好的节省成本。但是在*,要如何让一辆轿车在复杂、拥挤、狭小的小区和街道中穿行送餐?所以滴滴选择招募专职骑手,业务开展难度之大不亚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外卖平台。



无论是美团打车还是滴滴外卖,背后都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表现。垄断普通群众最不希望看到的,那样意味着企业会迅速进行流量变现,整个行业也容易成为“一言堂”,行业相关的技术、运营等方面也容易陷入停滞,有竞争,才能带来更好的服务。美团与滴滴的“无间道”,到底谁能笑到*?我们拭目以待。


收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