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上线猫呼,百度推出听筒;陌生人社交领域硝烟不断,红娘能否成为突破口?

2019年11月13日 | 行业分析 | 阅读(26272) 收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11 月 11 日开始变成全民狂欢购物节,回归传统,这个节日本应该是光棍节,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厂们不止在忙着双十一,也依旧在不断为单身人士们“脱单”作出努力。


大厂纷纷布局陌生人社交


据 Tech 星球*获悉,最近腾讯低调上线了一款视频美颜社交 App 猫呼,定位陌生人社交,注册猫呼之后,用户可以设定交友意向,诸如“随便聊聊”、“恋爱脱单”等作为匹配意向标签。与此同时,百度也在近日上线了一款地图社交软件听筒,主打校园陌生人社交,目前功能主要有匿名社区、地图社交和线上匹配好友。



2019 年伊始,从多闪、聊天宝、马桶MT 的社交大战开始,巨头们布局社交领域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虽然社交领域已有微信、QQ 两座大山,但随着用户群体性、圈层性不断暴露,社交产品已不再面向全用户,为某一垂直领域或某一类人打造的产品层出不穷,陌陌、探探、积目等产品验证了陌生人社交的可能性,因此大厂在这个领域也开始纷纷有所动作,比如头条系产品多闪、飞聊,阿里上线 Real如我,搜狐推出狐友等。



下沉相亲社交抢眼,伊对红娘解尴尬


今年 6 月,视频相亲交友 App 伊对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据趣约会官方数据显示,依托于微信等社交平台,用户日均在好友圈分享趣约会直播间小程序的人数已超五位数......这些下沉相亲社交产品,不断凸显自身在下沉市场中的优势。


基于*下沉市场的 6 亿用户,“脱单”逐渐成为青年群体的刚需,除伊对、趣约会外,珍婚、小红绳等下沉相亲社交产品也不断涌出。其中伊对在社交榜中表现极为抢眼,在 8 月底曾跻身社交榜(免费)Top7。


伊对以红娘为中间人,以直播视频的形式连接男女方,三方社交形式打破了陌生人的尴尬情景。红娘的撮合+圆场不仅可以开启男女相亲的话题,还可以帮助不擅长聊天的男生延展话题,把线下传统的相亲逻辑搬到线上,可以说是线上的“非诚勿扰”。



同时,直播和红娘对双方的把控增加了相亲的真实性,避免“照骗”、“见光死”这种不好的相亲体验。


作为陌生人社交产品类型之一的新相亲社交,不仅增加了红娘概念,同时利用了视频、直播等形式增加社交互动性,提高社交效率以及社交频度。而目前这种形式更多被运用在主打下沉市场中的小镇青年用户群体,除了下沉垂直用户是待开发的庞大群体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由于*小镇青年的平均孤独指数(综合单身人群最近一次孤独情绪发生的比例、时长及程度,计算得出孤单指数,*值100,指数越高,表示越孤单)较高,其中男性为 75.4,女性为 57,也就是说,小镇青年们时常感到孤单,对于“脱单”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其中男性需求更为显著。


新青年成社交主战场,痛点在于社交圈窄


无论是大厂不断布局社交产品还是小镇青年垂直用户凸显优势,越来越多的社交产品更加专注于新青年这一更大的用户人群,他们对于新鲜产品的适应度和需求度更加强烈。从美团 3 月份做的用户调研问卷中可以看出,当前新青年用户群体未婚单身人群占总人群的 49%,可以说大部分新青年仍旧处于单身状态。



近日,珍爱网发布《2019Q4 单身人群调查报告》中同样揭露了*新单身青年图鉴,而其脱单主要难点就在于社交圈窄这一问题上。



这都说明了新青年对于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渴求度,也证实了社交战不断升级、愈演愈烈,大厂强势布局的原因。然而由于陌生人社交产品的可信度和治理政策尚不完善,导致产品信誉不断被质疑,社交产品同时也是政策监管的重点对象,所以这也就需要产品从社交安全以及政策把握深度思考,而红娘的机制到底是不是可以增强可信度,亦或者社交不再是一对一模式而是引入第三人物社交的概念也是需要有待尝试的。


结语


随着用户群体性、圈层性正在不断展现,如下沉用户、小镇青年、Z 世代人群等,都是有着强大影响力和创造更多价值的用户群体,可以更多的针对某一垂直用户群体发力,且符合对应人群的属性及特点。


本文由七麦研究院专栏作者【孙冠男】原创,转载需联系七麦研究院获取授权,七麦研究院有权向非授权转载追究责任。

收藏

相关推荐